![]() ![]() ![]() |
近年来,我国的模具厂工业发展迅速,每年以15%的速度向前挺进。由于人才匮乏,技术落后,模具制造周期长,质量差,成本高,模具寿命不尽人意。据统计分析,在模具失效诸多因素中,材料和热处理因素约占70%,其中裂纹就占了大头,所以研究和解决裂纹问题,很有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。以下结合作者个人体会,谈谈模具生产制造中的裂纹问题。
决定模具厂的模具使用寿命最重要的因素往往是模具材料的耐磨性。模具在工作中承受相当大的压应力和摩擦力,要求模具能够在强烈摩擦下仍保持其尺寸精度。模具的磨损主要是机械磨损、氧化磨损和熔融磨损三种类型。为了改善模具钢的耐磨性,就要既保持模具钢具有高的硬度,又要保证钢中碳化物或其他硬化相的组成、形貌和分布比较合理。对于重载、高速磨损条件下服役的模具,要求模具钢表面能形成薄而致密粘附性好的氧化膜,保持润滑作用,减少模具和工件之间产生粘咬、焊合等熔融磨损,又能减少模具表面进行氧化造成氧化磨损。所以模具的工作条件对钢的磨损有较大的影响。
热作模具厂在服役条件下除了承受载荷的周期性变化之外,还受到高温及周期性的急冷急热的作用,因此,评价热作模具钢的断裂抗力应重视材料的热机械疲劳断裂性能。热机械疲劳是一种综合性能的指标,它包括热疲劳性能、机械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断裂韧性三个方面。
在涉及模具厂重复淬火致裂问题时,还有一个问题不可小视,就是返工模具的再淬火,不管是由于硬度低或变形超差之故造成的返工,都应该把返工原因找准,并制订防犯措施,不让错误重演。因为重淬,不仅会产生开裂,更重要的是和节能减排方针背道而弛。